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展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图景 高品质交通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力

2023-3-10 16:03:53      点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中心任务。交通运输行业正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全国两会期间,本报特别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如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建言献策。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交通运输在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大有可为。


“作为一名铁路人,只要谈起铁路,我都充满自豪,有话想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吉安说,自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以来,累计发送货物8.03亿吨、旅客2.65亿人次,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今年,在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我们又将看到高原复兴号动车组的身影,坐着动车上拉萨的梦想又近了一步。”郭吉安说,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在2035年逐步形成北上南疆、南下川渝、东连陇海、西出南亚的四通八达的路网新格局,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


广袤乡村同样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公司董事长王煜表示,公司千方百计实施精准帮扶行动,向欠发达和老少边穷地区大量开辟航线,输送团队游客进行产业帮扶。截至目前,公司共开通中西部老少边穷地区对口协作航线37条,累计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组团输送游客超过80万人次。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上海对口帮扶的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以及贵州遵义,春秋航空公司已连续5年开展助教助学、职业培训和招聘就业相结合的新型精准帮扶,通过一人就业、实现全家增收。


核心技术自立自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探索性事业,核心技术自立自强需要交通运输科技工作者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从“制造”到“创造”,从“跟跑”到部分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交通运输领域科技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铁路业务深度融合,建设智能铁路已成为铁路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张格明对铁路信息化建设有着清晰认识。


要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和绿色化发展方向不断前进,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这是张格明心中的铁路现代化。张格明与团队承担的“重载铁路基础设施智能运维技术研发与应用”基本实现了工电供设备检测监测智能化、全寿命周期管理、运维管理智能化、生产作业智能化,有力推进了重载铁路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


此时此刻,在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正稳步向前掘进,预计今年5月底完成7000多米掘进任务后实现隧道贯通。2020年9月27日,重达4300吨的“京华号”在长沙下线,标志着我国超大直径盾构成套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以盾构机为代表的高端地下工程装备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可或缺的国之重器,15年之前一直被国外厂商垄断。得益于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主创新,我们才建立了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高端地下工程装备产业体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建平介绍,如今,中国铁建已经拥有全球最大的高端地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生产国内系列最全、品类最多、应用最广的地下工程装备。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涵、重要任务、重要保障,坚持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好国企担当,助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我们一定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作出更大贡献!”汪建平信心十足。 


“含绿量”持续提升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立足高质量,擘画绿色发展蓝图。翻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的工作要求,既务实又厚重。


“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2019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言犹在耳。


加快推进运输结构优化,推动煤炭等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散改集”;加强资源循环利用,积极推广污水循环、废旧沥青再生等技术应用,推动大宗工业固废能用尽用;优化充换电、加气、加氢基础设施布局……从理念到技术,从制度到实践,近年来,内蒙古交通运输领域绿色发展转型力度大、举措实、推进快。


“对内蒙古而言,保护生态,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李喜表示,“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将持续统筹行业发展和减排目标,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走低碳环保之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发展,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是交通人的奋斗方向。


前不久,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简称中车株洲所)碳资源研究团队助力下,四川省中车铁投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成功获得PAS2060碳中和达成证书,成为全球首个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简称智轨)“零碳工厂”。


“随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断深入,发展高效且低碳的交通方式将成为我国交通运输领域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发力点。而引导轨道交通产业链装备制造向更轻量、更节能、更环保、更绿色转型升级将有望成为新的趋势。”全国政协委员、中车株洲所总工程师冯江华表示,此次中车铁投公司“零碳工厂”的成立,不仅为智轨生产制造环节碳中和提供了可借鉴样本,还为智轨市场带来了“整车+零碳”的全新解决方案。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未来,我们将在‘双碳’目标上持续发力,围绕智轨电车‘零碳’属性,继续挖潜和拓宽,持续提升智轨竞争力,助力产业链构建,打造更加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冯江华表示。